喜樂陶餐廳的位置就像舊時武俠小說所描述的,
不在通衢大道邊,是在太麻里通往金針山的必經之路,每逢春夏花季,
上山遊客絡繹不絕,
他家的料理就是值得下馬一嚐的原住民風味餐。
排灣媽媽手做的祈納福小米粽、酥炸溪哥魚、放山野雞、風味獨特的酸白樹豆湯、
還有釋迦冰棒的飯後甜點驚豔你的味蕾。
(酥炸溪哥魚)
( 酸白菜樹豆湯)
( 洛神花蜜汁排骨)
原住民的粽子跟漢人不一樣,台灣人的粽子呈菱形立體狀,分南北兩派;
原住民的呈扁平狀,內包糯米的稱「阿拜」,內包小米的叫「祈納福」;
漢人粽子內餡包的五花八門,豬肉香菇花生蛋黃栗子櫻花蝦,基本款就重七八兩;
原住民比漢人懂養生,大概只有一塊鹹豬肉,
不管阿拜或祈納福都會在月桃葉的內裡加包一片假酸漿葉,
而且一定要吃下去,才不會脹氣。
太麻里山區邊坡乾旱多石,適合栽種釋迦果,
釋迦果又稱番荔枝,海風鹹鹹日日吹拂,這裡的釋迦果特別甜美,
可惜成熟後軟爛,不耐久放,因此排灣媽媽們挖取果肉,製成釋迦冰棒,
想不到意外的好吃,聽說還上了總統府國宴的餐桌。
喜樂陶的老闆娘非常自豪她家的樹豆排骨湯。
原住民傳統認為樹豆常保不壞是吉祥物,有驅邪健身的等象徵,
因此隨身攜帶,在田野、河邊、房舍、工寮隨意撒種,四處種植。
樹豆有豐富的蛋白質與微量元素,婦女烹煮樹豆豬腳湯給男人上山打獵,
增強體力耐力, 有男人的威爾鋼暱稱。
無論是元旦來太麻里看第一道曙光,抑是春天上山賞櫻花,夏天賞金針花,
旅人不必像人類學家般揮汗辛苦實地田野調查,只消坐下來吃頓飯,
即可透過食物來認識當地的風土人文,喜樂陶就是。
老闆娘親切熱情,有著原住民的豪邁~
(背景為太麻里鄉長宴請賓客)
喜樂陶的酸菜白肉火鍋,老闆娘頗為自豪~
【喜樂陶餐廳】
地址:台東縣太麻里鄉沙崙1-1號
電話:089-780818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