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jpg

      長濱鄉永福部落隱藏在太平洋畔的山腰上,

      善良美麗的阿美族像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前朝人物,迎著海風遺世獨居。

15.jpg

     永福部落阿美族語稱「慕樂諾斯 mornos」,意思是長滿嫩綠的草地,

     那個R的發音要跳舌頭。

     部落裡的族人平日務農,種植一年兩穫的水稻;夏天在海邊撈捕魚苗、捕飛魚,

     自己吃也賺點外快;秋冬之際入山林打獵、撿拾木柴當燃料過冬。

c.jpg

     民國六十年代,許多部落青壯年遠赴沙烏地阿拉伯打工,

     部落長老蔡利木也是其中一員,他說那時候台灣做零工一天兩百元,

     而去阿拉伯做工一天就有一千元。忍受沙漠酷熱寂寞攢下來的錢回到故鄉,

     每個人都慷慨起造房舍,鄉下地大,所以永福部落幾乎每一戶人家都是二樓洋房,

    家家戶戶蒔花種菜,近年水保局台東分局也為部落修築村路,

    以當地海邊盛產的麥飯石砌造矮牆,

    走在部落裡鳥語花香,雞犬相聞,是一個宜人居住的小莊園。

10.jpg

 

 

11.jpg

     爾後三十年的時代變化,年輕人讀書識字嚮往都市生活,紛紛外出討生活,

    部落裡只剩老年人留守家園,水田幾乎休耕荒蕪,社區安靜的只有貓狗走過。

12.jpg

     部落長老們想要重拾往日的歡樂時光,會議討論腦力激盪,

     蔡利木長老回想起小時候曾經看過長輩們到海濱舀取海水煮鹽巴的情景,

    他憑著模糊的記憶和族人們一起合力想要重新再找回古老的手工藝。

h.jpg

     蔡利木就在家中庭院架起爐灶大鍋,趁著清晨海水退潮時分,

     觀察海濱石灘何處最為乾淨沒有汙染的地區,舀取乾淨海水回來

   (煮一鍋鹽巴需要八桶海水),撿取海邊漂流木燃起爐火,

    他集合眾人智慧,以實驗的精神反覆煮開海水,擷取海鹽結晶,

    如此操作需要八小時不休息翻炒,才能收乾成可以食用的海鹽,非常珍貴不易。

k.jpg

     有別台南七股的日曬海鹽,蔡利木自豪的說:

    「我們的鹽巴用大鍋子煮出來的,七股他們用腳踩在鹽田裡曬鹽,

     我們永福的鹽巴比較乾淨,比較白啦!」

l.jpg

     因為蔡利木研究出在煮海鹽最後一道工序時要加入一桶山泉水,

    這就是永福海鹽潔白的秘密喔。

r.jpg

p.jpg

     永福海鹽富含天然礦物質,淨白柔細,嚐起來甘美鹹鮮,

     不似一般精製加碘餐鹽,直白白的只有死鹹。

     永福手工海鹽除了美食家愛用外,還有商人購買去做美容原料,

     像是洗面乳、沐浴乳、牙膏等等。

     煮海鹽的鍋底清水是「鹽滷」,那可是做豆腐的天然凝固劑,

   做出的豆腐特別清甜軟嫩。

a.jpg

g.jpg

m.jpg

o.jpg

     美食家朱自冶指出,做菜最難的不是選料刀工火候,

    最最最難,最最最複雜的是「放鹽」。

   因為鹽為五味之首,可以吊百味,但是把百味提出來之後,

「就隱而不見了,從來沒有人在鹹淡適中的菜裡吃出鹽味,除非你把鹽放多了,這時候只有其中一種味:鹹。完了!什麼刀工、火侯、選料,一切都是白費!」

i.jpg

j.jpg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李爾王」裡,大公主二公主諂媚父親,

    只有三女兒誠實的說:「 我愛你,就像鮮肉需要鹽。」

   老人家訓斥晚輩也常說:「我吃過的鹽比你吃的飯多。」

b.jpg

     二十世紀初,印度聖雄甘地發起「鹽的真理之戰」,

    引發全國製鹽運動,最後終於促使印度獨立。

   永福部落的阿美族不懂政治與權力,

  他們用祖先古老的智慧,煮海為鹽,找出部落自己的新天地!

e.jpg

......................  永 福 部 落 廚 房 的 風 味 餐 .............在 地 美 味 .........................

9.jpg

     ↓ 刺蔥海鹽烤蝦

1.jpg

   ↓ 洛神花肉排骨

2.jpg

    ↓ 自醃酸筍蕗蕎佐阿美辣椒醬

3.jpg

  蕗蕎與煎旗魚腹排 ↓

4.jpg

   ↓ 碗,椰子殼

5.jpg

 

6.jpg

   遠近馳名的永福麵包.....布郎尼.....

7.jpg

8.jpg

   想吃長濱永福廚房,請搜尋臉書「長濱野味」

   或直接打電話給 蔡利木 長老

   永福部落電話在這裡 : 走進台東的秘徑~永福部落

                                    李登庸與永福麵包

 

arrow
arrow

    小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