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慶端午。


     五月是夏季之首,亦有「毒月」、「惡月」的別稱,


     炎熱夏季蚊蚋孳生,易於流傳瘟疫疾病,


     因此民間就以插菖蒲艾草、配戴香包、飲雄黃酒、喝午時水等各種儀式,


                          達到除瘟辟疾的目的。


 



          



 


     關於「午時水」傳說的由來。

     當年鄭成功佔領台灣,端午節時,部隊剛好行到大甲鎮的鐵砧山,


     卻苦於找不到水源。於是鄭成功在中午午時時分,將配劍插入地下,


     拔劍後湧出陣陣的山泉,於是以「劍井」命名。


 


   


 


    而裝午時水的容器以瓷、瓦或玻璃材質為佳,取回後置於陰涼處,


    可經過數年依然清澈甘美不易壞。


   古書上亦有「 五月五日 午時取井沐浴一年疫氣不侵」的記載。


    


                  諺語說:「洗午時水,無肥亦水()。」、


                  「午時水飲一嘴,卡好補藥吃三年。」


                                                         〈以上文字引自網路 )


                                              


 


      住在鄉村經營有機農園的舅媽猶有古風,


       端午節那天中午接了一桶山泉水,放在院子裡用日頭曬的暖暖的,


      把小孫子剝的精光泡在據說是不知洗過多少孩子的骨董浴桶裡,


      希望遠自美國返鄉的小幼孫來個午時水SPA,洗得水水的,無病無災。


 


   


 


     小男孩清瘦的身軀,純真的眼神,雙耳垂滴著午時水,


     逆光閃著小水鑽,令人好生羨慕憐愛。


    


 


 


 


   


 


 


 


      孩子就是孩子,可以自由天體躺浴在山谷間的菜園子裡,


      享受西洋文化裡沒有的午時水浴


 


     


 


 


 


     


 


 


 


     接受西洋教育的小男孩會記得2010夏天返鄉的一泡午時水嗎?


     那古老的傳說和外婆的祝福。



       



     



        



     


                                                                   特以攝影為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