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jpg 

        聽過這首嘉蘭情歌嗎?「白雲蒼蒼,走進了嘉蘭的小村莊,青山綠水好風光……」

        歌詞裡唱出嘉蘭村的風景秀麗和村民良善。

21.jpg


                  17.jpg


                  20.jpg

        嘉蘭村行政區屬於金峰鄉,位於太麻里溪出海口的沖積扇平原,

        部落裡有豐富的東排灣族與魯凱族文化、大武山自然保育區,比魯溫泉和嘉蘭地熱井;

        村民種植小米、釋迦、洛神花;

        出身嘉蘭村的名人有民歌手胡德夫、台灣2012傑出十大青年的國際現代舞者布拉瑞揚。

15.jpg

       可惜嘉蘭村緊鄰太麻里溪河床,海棠颱風吹毀的房舍道路還未復建,

       又遭受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惡水的攻擊,全村幾乎滅頂!

3.jpg

        之後嘉蘭村雖然經由政府與民間單位共同扶持下,重新建村,

        但也浮現出待在家裡必須照顧老小,不能外出工作的婦女怎麼辦?

        婦女如何站起來?如何幫助家計?

14.jpg


15.jpg

        嘉蘭社區發展協會秉著「女為弱者,為母則強」的古諺,

       有感於八八風災流失了五個頭目重要文化資產,部落文化嚴重摧毀,

       遂團結不能外出工作的婦女,請技藝老師教授排灣陶珠的燒製技術,

     「芭伊工坊」於2010年四月正式掛牌成立,傳承部落的陶珠文化。

6.jpg



1.jpg

        陶珠色彩繽紛,各有各的配色與意義。例如:結盟之珠,表示互相扶持,朋友之意;

       孔雀之珠的母珠是白色,眼睛是黑色,再以白、紅、黃及藍色展開有如孔雀開屏。

      可以串成項鍊、手環、書籤;

      大型的陶珠簾掛起來非常有文化特色!

16.jpg


 8.jpg

        「芭伊」排灣族語意是類似英文叫honey,蘊含「親愛的」意涵。

        芭伊工坊是研究製作傳統文化陶珠的工作平台,走進工坊,

        可以聽到工坊主人阿妮奈爽朗的笑聲,部落姊妹們戴著老花眼鏡

        在此一起細膩的將陶珠成型、燒製、打磨、拋光;低聲互相談心,互相支持鼓勵,

        讓每件作品都充滿著「芭伊,親愛的」甜蜜滋味。

10.jpg

       嘉蘭村婦女們很高興芭伊工坊除了有學習、行銷的功能外,

       更是支持原住民家庭重新找到力量的柱石。

9.jpg



4.jpg



7.jpg


【題外話】

「芭伊」雖是親愛的意思,但是只有男性可以對女性稱呼,女性不能叫男性「芭伊」。


5.jpg


13.jpg

5.jpg

18.jpg

19.jpg


2.jpg


8.jpg

12.jpg



22.jpg

     八八風災過後,將沖毀的嘉蘭橋重建,新取名「拉冷冷大橋」

    全長123公尺,橋寬7公尺,為不落墩的提籃式鋼拱橋。

    於101年6月開工,102年7月28日落成。

    是風災重建工程的最後一里路。

   也是重建拉冷冷部落對外交通、溫泉觀光及農產品運輸的命脈。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青 的頭像
    小青

    愛唱歌的小青

    小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