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在深山有遠親」,這位住在池上鳳鳴山上的大富翁就是~
鳳鳴197~
標高540公尺的鳳鳴山,從池上大坡池旁沿著「鳳梨園」的指標往前行,
山路蜿蜒,繞著繞著往上爬,小村名叫「鳳梨園」卻沒看到鳳梨,
他只賣自己種的咖啡和母親教的手做甜粿。
一個六年級的男生,吳承祐,黝黑的皮膚,靦腆裂嘴的笑容,
我們被引入他自己打造的咖啡屋「六年級民宿」
~~一間父親留下來的老農舍。
↑木工專長的承祐自己訂的地板和椅子,有著說不出來的舒服。
他說他窮的只剩下土地,父親留下不能買賣的國有地。
那就種咖啡吧!因為鳳鳴山的高度緯度和濕度正好適合咖啡樹。
可是….可是…..營養豐富的黏土,排水不佳,一下過雨就黏,
一曬過太陽就硬得像石頭,樹根根本無法呼吸。
承祐一股傻勁,乾脆挖掘溝渠加強排水,人工除草,加裝灑水器避免枯乾。
堆積枯葉、乾草、粗糠,與咖啡樹說話,搏感情,
終於幾年下來,由阿拉比卡演變而來的帝比卡種(Typica)
終於有了滿意的收穫!
烘焙出來的咖啡沖泡後有著明亮的甘香微酸,餘韻悠長。
更有趣的是,有別於一般搭配咖啡的蛋糕或餅乾,
鳳鳴197的承祐用的是我們台灣傳統的甜粿,
他回憶小時候年節父母做年糕的方式,用池上的圓糯米磨成米漿,
裝進大布袋裡,綑綁在長板凳上,用大石頭壓壓壓,翻面再壓壓壓,
壓成粿粞塊。煮一鍋二砂糖水,然後一片一片放入粿粞,
( 牆上貼著做甜粿的步驟.) ↑
拿一根木鏟攪拌,慢慢的溶解米粞片,越攪越黏,越攪越黏,
這種攪拌的過程,台語唸做「Kip」,非常吃力,
大約需要兩三人通力合作才能把年糕Kip的強勁黏糯,幾乎沒有水分,
可以儲藏半年都不會壞。
公東高工木工科畢業的他,用他的巧手在屋旁搭了一座小磚窯,
燃起山邊的木頭,溫度約50度就夠了,
把切片的甜粿伸進窯裡,慢慢的烘烤,看到甜粿膨起來,表面微微泛黃,
就可以上桌,與咖啡清閒香醇的搭著,
我與承佑共享用一杯六年級的午後時光~ ~~
《鳳鳴197》
地址: 台東縣池上鄉錦園村鳳梨園13鄰41號
電話: 0932~664927
↑ 桌上那顆小植物就是咖啡苗~
↑ 室內有好漂亮的木桌。
↑ 承祐就坐在自己打造的椅子上說他的咖啡配甜粿的故事~
↑ 承祐教我切甜粿 ↓ 很硬耶~~~
看我這奶油桂花手切的多吃力呀~
↑ 甜粿烘烤到這樣隆起來,表面微黃,就要趕快出爐喔~~~
有裝假牙的朋友請小心吃,哈哈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