啖過粽子,炎炎夏日如五雷轟頂,白日只敢龜縮在家裡閉門思過,
瞇著眼睛只想來一碗冰鎮的綠豆湯醒腦。
印象中的幼年家裡有一個房間滿鋪榻榻米,打開前後紙門,
即可有穿堂風襲人,最宜午睡。
漫長暑假,蒸鬱濕熱,母親會到附近的鳳梨工廠打工,要我照顧弟妹,
陪著他們午睡, 睡醒母親已經出門工作,家裡悄然無聲,
只有前院的鳳凰木裡震天嘶喊的知了聲,心中惶惶欲淚,
回頭瞥見小枕前有兩碗綠豆湯,涼涼的,捧起來,和弟妹們分著吃點心,
吃完後,再領著他們找鄰居的玩伴樹蔭下扮家家酒,
或挑起熱熔了的馬路柏油瀝青,用長竿子黏隻蟬兒下來玩耍,
玩出一身痱子等媽媽下班回來….
父親也是腰腹米其林輪胎一族,暑熱時節光著膀子揮汗如雨,
假日又愛外出登山尋找野趣,回得家來,
桌上早由母親煮好一大鍋綠豆湯給他消暑,咕嘟咕嘟 三兩 口就只剩半鍋,
添些開水,加點剩飯,冰起來是下一餐他的綠豆稀飯,
隔天早上吃過,他又要上山再探小鬼湖去。
夏日炎炎正好眠,近日我效宰予晝寢,正好又新購一張老檜木長椅,
躺下正好我一人身長,吹著電扇,在檜木香中怡然睡去,
悠然醒來,家中悄然,卻是髮蒼視茫,一身癡肥,
童年的那一碗午睡綠豆湯,自從父親遠行後,
八十老母已不再煮綠豆湯等他上桌,想喝綠豆湯的我只好滿街去找。
天可憐見,真的被我找到了!中正路與廣東路會口,
說自己有五十年滋味的綠豆湯小店,回想起來真的有這個印象,
學生時代假日去大同戲院看電影必會經過這一家,
只是腳步匆促,要趕宿舍門禁,未曾駐足過。
想不到老店風華依舊,那幾把老式台灣竹凳子依然,
只是第二代掌杓者站上台前來了。
第三代的黃老闆說
他的阿公就是這樣用一碗一碗的綠豆湯撐起全家的生計。
五十年了,喝這碗綠豆湯的人也做阿公了~
一間陪著台東人成長老去的小店,多有意思呀!
牆上掛著各式口味綠豆湯,有加薏仁的、有加白木耳的、有加愛玉的,
都不是我愛,我只愛單純一味~純綠豆湯,
一如童年和弟妹一起午睡醒來,一起喝的那一碗,
慈母手煮的綠豆湯。
【 幸福綠豆湯】: 台東市中正路與廣東路交會口
台東市中正路164號
089~342199
↓幸福綠豆湯仍遵守古法,冰塊放在外桶,綠豆湯冰在內桶,
保持綠豆湯的濃醇。
【煮綠豆湯的方法】這是我個人煮綠豆湯的方法,就教於各位方家。
1. 挑選豆子,把外型怪異的豆子挑出來,家父都稱之為「綠豆鬼」,
綠豆鬼煮不爛,像吃到小石頭一樣不舒服。
2. 像洗米一樣,沖洗至水清為止。
3. 取一小鋼鍋,裝入綠豆湯和清水,水量要高過綠豆約 三公分 。
4. 放進大同電鍋內,插上插頭,注意不要摁下開關喔~~
大同電鍋插上插頭會產生約60度的中溫,
用這種偷呷步的方法浸泡綠豆一個晚上。
( 當然,直接冷水浸泡一晚也可以,綠豆煮起來口感更加綿密。)
5. 第二天早上這鍋綠豆已經呈半熟狀態,
再將鍋子移到瓦斯爐上開大火煮至滾開。
( 第一次滾開的綠豆湯舀一小碗起來喝,為美白皮膚聖方 )
6. 水滾開後轉小火繼續滾,此時不要離開廚房,注意綠豆開裂的狀態,
否則煮過頭,綠豆殼脫出就會影響口感,賣像也就遜色了!
7. 此時才可加糖,加入二砂黃砂糖、冰糖、黑糖,約2:1:1,
或隨個人嗜甜度添減之。
8. 要加一點點的鹽巴,可襯托甜度也預防脹氣。
9. 若欲有濃稠的湯水,此時可調製糯米粉水徐徐加入綠豆湯內,
再滾一次。
10. 靜置一小時俟糖水與綠豆湯交融滲入後食用為佳。
夏天食慾不振,我家冰箱裡的綠豆湯不斷,
可加鮮奶、小米、白粥換著花樣喝湯。
搭配自製的餃子煎幾盤,或是做蔥油餅,拍兩條小黃瓜糖醋,
暑假的涼涼小餐桌,懶婦人歪斜著臉,大家湊合著過暑假吧!
↓ 五十年前的綠豆湯,一碗一元~~~
↑老式的台灣竹椅是店內特色。
日本無印良品的設計總監深澤直人非常誇讚竹椅子的極簡設計。
黑松沙士加鹽巴喝,是母親的消暑退火的祕方。
牆上那張老照片是上一代幸福綠豆湯。
這把爛藤椅恐怕是鎮店之寶吧?
店裡穿堂入戶走進來的客人老少皆有,
為什麼他們沒被現代塑化劑飲料吸引過去?
難道也和我一樣懷念那碗童年的綠豆湯?
本草綱目記載:
「綠豆甘寒無毒,主治消腫下氣、壓熱解毒、治丹毒、煩熱風疹、
利尿止渴、厚腸胃、作枕明目、治頭風、頭痛、補益元氣、和調五臟、
安精神、行十二經脈、潤皮膚、解一切草木金石砒霜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