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富山魚場 ↑
對我來說,粥這種東西是私隱的,尤其在自家吃,進乎私房禁臠,
只宜與至親好友,深諳食性者共享,和半生不熟者一起啜飲,
更覺尷尬。
蔡珠兒˙種地書 頁200
對呀,吃稀飯要和親密的家人一起吃。
所以這家無名的「清粥小菜」我從未和第三者來過。
它也隱密,隱身在繁華中華路,車水馬龍裏一拐彎信義路就暗了,
只有它家的燈火亮著,一不注意還以為是尋常人家的客廳,
只是四片門全開,日光燈亮盈盈,電視播報著夜線新聞。
這家的男主人還坐在沙發上逗弄著小孫子,邊要客人坐下邊問:
要稀飯還是白飯?
多數人都點稀飯,都用河洛古音說:「要吃糜。」
這家的稀飯濃稠的近乎軟飯了,熬煮的功夫真厲害,
豐實飽滿,沒有湯水,只有剉成籤的地瓜掩映其中。
忙了一天,又累又餓,端起這碗溫潤適口的稠糜,
恰如久旱甘霖,滋潤脾胃,落實心底,我才有力氣抬起頭來張望人間。
玻璃櫥裡隨意紅黃白綠的家常炒菜,也可廚房現點炒高麗菜A菜,
煎個蔥花蛋來就粥。旁邊電視機報新聞聲音似有若無,
反正不就是那麼幾件事,沒有眼前這一碗地瓜粥來的吸引人。
記得第一次和他吃飯就是在台北中山北路裏的「青葉」,
一小鍋白粥,淹著幾大塊晶黃的地瓜,看他任意點菜,
記得有一盤滷透的紅燒肉綴著鮮綠的芫荽葉,
吃的很飽,也聊的暢快,
因為我喜歡會點菜的男人,這種人走過大江南北,見過世面。
《再記》 喝稀飯來認人
有一位小姐打電話來推銷中華電信的產品,我不在家,
所以老公大人就推託不買。
她一再推銷,並說是我的學生,拜託請多關照生意。
老公就盤問她是何人,怎麼沒聽說。
結果一說再聊,說出我曾經帶她去參加演講比賽,
早上一起吃早餐喝稀飯,老師喝稀飯要加白糖。
老公一聽「吃稀飯加白糖」這個小動作,便知不假。
這老婆吃稀飯要加一匙砂糖的怪。
在哪裡: 台東市中華路與信義路交口,右轉,沒店名,
只掛了一個《清粥小菜》
只做晚餐時段到10點
也可現點炒菜,
稀飯、滷肉、煎魚尤其是好呀!
家常的滋味好像回到兒時的餐桌,有療癒身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