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l, I am glad-yes, glad!
The happiness could not have lasted.
It was too much.
I have had enough;
and now I should not live for you to despise me!
-----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安傑,我很高興,
是的,我很高興!
這樣的快樂是不可能長久的,
它太沉重了。
我所擁有的已足夠;
我不想繼續活下去,
讓你鄙視我、看不起我!
~《黛絲姑娘》
生於1840年的湯瑪斯˙哈代Thomas Hardy 的作品中
最廣為人知的應該就是曾經改編為電影的《黛絲姑娘》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了。
《黛絲姑娘》裡描述的是黛絲與牧師之子安傑˙克萊相愛,
在新婚之夜告訴丈夫自己曾經被雇主兒子亞列˙泰伯強暴,
安傑聽了大怒,離家而去。黛絲不得已在生活所逼之下答應和亞列一起。
後來安傑回心轉意,回頭找到黛絲,黛絲無法忍受亞列家暴,殺了他,
原本以為從此可以得到幸福,卻因罪行曝光而遭到制裁。
在電影畫面裡,當黛絲的殺人罪行被發現後,她和安傑逃到史前巨石,
這時清晨的太陽緩緩升起,將大地染城一片火紅,此時追捕的人趕到,
黛絲再也無力抵抗,告別了安傑,朝追捕人群走去,束手就擒。
( ↑ 翻拍自巨石現場海報,可想像黛絲姑娘的最後場景 )
英國的史前巨石區在沙里斯貝利Salisbury保存的最為完整,也最為有名。
這些高有4公尺,重達25~30公噸的巨石立於大地上,到底是誰的傑作?
花多少時間?用什麼工具?
甚至有幾塊巨石還平放在另兩塊直立的巨石上, 如何辦到的?
原因眾說紛紜,穿鑿附會的傳說一個又一個,
每年吸引一百萬以上的遊客來到這裡驚嘆。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86年將史前巨石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平凡人也可以輕鬆的藉著旅遊來到這裡體驗史前巨石的震撼。
早在1891年哈代就選擇巨石場景,作為黛絲命運終結之處,
在歷史悠久的巨石前,更加襯托人類的渺小,
也令讀者對黛絲的命運更加噓唏。
哈代的作品在於呈現命運的不可捉摸與人性的脆弱。
人類總是逃不過命運的捉弄,雖然覺得無力,
但因而更能體認人類的卑微,對人生存著敬畏的心情,
這是他作品偉大之處。
( ↑ 翻拍自巨石現場海報 )
湯瑪斯˙ 哈代的父親是一位建築商,在耳濡目染下引發他對建築的興趣,
少年時期即在建築師手下學習,後來到倫敦磨練,回到家鄉後也以建築為業,但對文學創作無法忘情,雖然第一部小說遭出版社拒絕,不過他仍持續創作。
有人說,哈代流傳在英國文學史上有一男一女,
男的就是《康德橋市長》,女的就是《黛絲姑娘》。
湯瑪斯˙ 哈代雖然以寫小說聞名,然而在他的創作後期,
卻決定不再寫小說,而致力於詩的創作,因為他對詩的喜愛甚於其他文體。
有意思的是一般還是認為小說是他的代表作,
不曉得這算不算是命運的捉弄呢?
湯瑪斯˙哈代的生平
1840 6月2日生於英國南部多賽郡( Dorset)
1848~56 接受學校教育
1856 成為建築師幫手
1862~67 在倫敦以繪圖師為職業,並在國家藝廊學習繪畫
1867~70 回到多賽郡承接工程,從事教堂修復
1868 完成第一部小說The Poor Man and the Lady 草稿,
遭拒絕出版
1872 《綠樹下》Under the Greenwood Tree出版
1874 《遠離塵囂》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出版
與愛瑪˙吉福(EmmaGifford)結婚
1876~82 出版多部小說
1883~85 搬至多徹斯特,設計建造自己的房子Max Gate
1886 《康德橋市長》The Mayor of Casterbridge出版
1891 《黛絲姑娘》Tess of the d’Urbervilles出版
1898 Wassex Poems出版,從此致力於詩的創作
1912 妻子愛瑪過世
1914 娶Florence Dagdale 為妻
1928 1月11日逝世
交通:從倫敦滑鐵盧(Waterloo)車站搭車,到叟爾斯貝利(Salisbury)下車,
車程約80分鐘。再於遊客中心轉搭公車前往巨石區。
網址: 來到史前巨石區
前往史前巨石區天氣時晴時雨,捉弄黛絲姑娘的命運。
前往史前巨石區的公路車水馬龍,旅遊熱區呀!
路旁小麥田靜靜的黃了。
人潮趕往參觀史前巨石,黛絲姑娘無法身藏。
(↑翻拍自現場海報,火紅的霞光唏噓黛絲的命運)
巨石區現場入口落單的一顆大巨石,該不會是負心人安傑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