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啊搖, 搖到外婆橋, 我的外婆橋在大南橋。
大南橋原是一座宏偉的水泥吊橋, 當年可是台東往高雄的第一座重要的橋梁, 鎮日車水馬龍。
假日, 媽媽時常要我領著弟弟妹妹搭巴士去大南橋外婆家玩。
貪玩的我們總是一下車就往外婆的芭樂園衝進去, 一溜煙, 幾個小孩就爬上芭樂樹摘起芭樂來了。
芭樂挑軟的吃, 硬的往籃子裡一丟, 反正外婆會醃芭樂給我們吃。
下一個精彩節目是到大南橋下游泳, 那年頭是不穿泳衣的, 脫光了穿內褲就可以下水了。
玩夠了, 趕快回去吃外婆做的"草仔粿"
外婆的五官輪廓很深, 她到天堂之後我才知道原來她是漢化的平埔族, 所以會做粿。
外婆的草仔粿內餡包高麗菜, 那清甜的高麗菜混著豬肉丁的香氣至今仍在舌下游走。
這些年來吃過的草仔粿裡面包得幾乎是蘿蔔乾, 吃下肚總不是那個滋味!
我跟媽媽反映, 她也如此抱怨:奇怪捏, 為什麼不包高麗菜?
好啦, 事情來了, (會鬧的小孩有糖吃。)
前天門鈴一響, 打開門, 媽媽丟進兩包材料:
"內餡調好了, 粿皮也揉好了, 自己包!"
(真應了台語的俗諺:欲吃蒼蠅自己抓")
歐買尬的!
挑個黃道吉辰, 硬著頭皮做起來了.誰叫自己愛吃啊!
來 呀!
手上抹油揉一個大湯圓糰
把湯圓糰捏成外薄中厚的小圓形
包上媽媽炒好的高麗菜肉餡,
手心抹油揉成一個淡綠斑點乒乓球。
第一階段完成圖, 先自我陶醉一番! 欣賞欣賞。
自己的傑作日文稱之"自 慢"。
牆角邊種的準備端午節要包粽子的月桃葉, 剪下幾片肥大的葉片
可敬的月桃葉犧牲小我, 完成大我, 為草仔粿捐軀, 一段段分身墊底, 上了蒸盤。
大火5分鐘後, 熄火靜置3分鐘, 等溫度降低才掀蓋。
我為自己的聰明能幹拍拍手叫好, 瞧!第一次做粿就上手!
沒錯!是外婆的味道!
由母親準備材料調味, 孫輩我來完成!
"三代目草仔粿"是也!
貪吃懺悔錄:一口氣吃完草仔粿, 居然沒留下一個孝敬母親, 有夠不孝的!
解釋:
日文"三代目"是傳承第三代的意思。 讀音"三代妹"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