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七年前,由屏東駛來一艘小船,,停泊在台東海邊,
下來一家移民後山的人家,被浪濤暈壞的一個四歲小女孩,
憐惜她的爸媽買了一碗杏仁茶,沾著油條,
小女孩捧著一碗冒著熱騰騰白煙的濃稠漿汁,
蹲在沙灘上, 開始她在台東的第一餐。
「妳們為什麼不坐車啊?」
「傻孩子, 七十幾年前哪有南迴公路?攏瑪坐船仔!」
我吃驚的張大眼, 看著母親,
無法想像在台東市大同路底的七十七年前
海邊、
沙灘、
舢舨、
賣杏仁茶的小販、
一對年輕夫妻拖著3男一女、
手中還有一個剛出生的嬰兒,青黃著臉、來到鯉魚山下的新生活,
是何等的悽惶光景!
從此, 我對杏仁茶沾油條吃的滋味就開始尋覓。
吾生也晚, 居然, 台東街上居然沒有賣這一古老的滋味!
反而在池上街頭還保有這款夢中的情懷......
舊青色的木格子玻璃窗就是「成信杏仁茶」的招牌,
讓我對這家杏仁茶不由得生起一份好感來,直覺告訴我一定好。
夢中的杏仁茶熱呼呼的用一個粗花瓷碗端上來,
胖胖的湯匙沉甸甸,可以緩緩的邊哈氣邊喝杏仁茶。
( 註: 成信杏仁茶現已改名「田味家」)
有著烏溜溜圓眼睛的女主人,輕聲的跟我聊她自己如何決定返鄉,
如何自己研究磨杏仁(南杏)的故事。
記得那是一個華燈初上的寒冬,
池上的遊客已經散去,清冷的街頭,我靜默的喝完那一碗熱杏仁茶,
不知是否可以重建母親幼年在台東海濱的杏仁茶滋味?
女主人力尤雖不像海角七號裡的男主角阿嘉一樣,摔破吉他騎機車返鄉,但也像許多在異鄉的遊子一樣做過超商、幼教、飯店服務員等各種行業,繞了一大圈,發現自己最喜歡的還是美食。返回池上後,接下家裡的瓦斯行工作,趁著暑假瓦斯淡季賣起剉冰,剉冰大碗用料實在,漸漸有了名聲;冬天在研發熱呼呼潤肺杏仁茶,提供在地或遠來的旅人有一個溫暖的角落。
英國人類學家愛德爾(E. J. Eitel)著《客家人種志略 》、《客家歷史綱要》兩書綜合評語說:「客家人是剛柔並濟,既剛毅又有仁愛的民族;而客家婦女更是中國最優美的勞動婦女典型。客家民族猶是牛乳中的乳酪,這光輝至少有百分之七十是屬於客家婦女的。」
正如同愛德爾所指,力可扛瓦斯桶的力尤就是客家女兒。
力尤背後有一個擅長廚藝的媽媽,秉著客家人勤樸熱情的精神,母女二人聯手端出傳統「牛汶水」的客家甜點,參加第三屆「一個人的產地餐桌」比賽,榮獲「最具在地文化特色獎」,那天在鐵花村的頒獎典禮,我也替她拍紅了雙手。
「牛汶水」是客家傳統的點心,作法不難,只要將磨好的糯米漿,像做湯圓的方式,捏成比湯圓大,比雞蛋小的米糰,然後用手在中心壓一個凹洞,下鍋用開水煮熟就好了,然後淋上自己熬煮的糖水,鋪上花生米碎屑、講究些,可以再加上白芝麻,暖呼呼的吃。
白胖的客家粢粑(麻糬)浸在黑糖水裡,好像夏日炎炎裡,牛隻懶懶的泡在田水裡納涼,露出頭、背脊般可愛,所以就取名「牛汶水(牛玩水)」如此幽默的點心名字,而牛汶水中的那個小凹洞,就是牛隻戲水後留下的凹陷啊!
「牛汶水」力尤從小吃到大的點心,媽媽的客家美食手藝,力尤一步一步的學起來,「田味家」的小櫃台上不定時還會推出力尤媽媽的新作,我還吃過客家菜包、草仔粿、那天更吃到她家自製的花生糖,太厲害了!
這種甜滋滋的回憶,若能天天回憶就好了。
滋味好叮嚀~
˙夏天到了,成信加碼賣酸梅湯、自製碗公剉冰。↓
˙招牌上的日文杏仁,用的是アルモンドalmond,
其實應該是中醫用的南杏, 英文apricot,日本朋友們別誤解了。
˙地址:台東縣池上鄉中山路242號
池上郵局正對面
˙電話:089-864438
杏仁茶與油條,家母說是絕配!
這是什麼東西?↑ 猜得出來嗎?
杏仁茶他們家本業是「成信煤氣行」,
這是大口瓦斯爐的爐心,看出來了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