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迴山海小旅行》 之一
阿瑯壹部落廚房: 阿瑯壹部落廚房
住宿: 土坂金宿
指著一條乾涸的河床,一輛小汽車顛顛簸簸的駛過,負責導覽解說的羅貝雯,
閃著靈動的大眼睛,黝黑的膚色襯著雙眼特別黑白分明,說:
「塔瓦溪,
台東縣和屏東縣的交界。阿琅壹古道台東南田段就到此了,再過去就屬屏東縣。」
是的,如果你像我一樣是隻沒時間的肉咖,那就來走一段台東縣境內的阿郎壹古道,
好歹也對得起當地居民,關心這塊土地,
不讓此古道的原始面貌被延長擴建為環島公路的一片熱心啊…..
是的!很輕鬆,從台東最南端的安朔村,台26線彎進來,汽機車都可通行,
到柏油路沒有處下車,聽從導覽員指示,以排灣族語祈禱祖靈,小米酒點天點地,
懇求祖靈保佑平安,客人們進來參觀,如有打擾,請諒解我們,瑪莎露!瑪莎露!
祈禱語中頻頻聽到羅貝雯說「瑪莎露!瑪莎露!」
原來「瑪莎露」就是排灣族語「感謝」之意。
真的要謝謝南迴各部落的兄弟姊妹多年來一直守護著這條神聖的古道~阿琅壹古道。
阿瑯壹古道,南田村這一段海岸都是這樣的圓形礫石,稱為「南田石」。
南田石有著各式線條圖案,曾是雅石愛好者撿拾的寶貝。
近年已經禁止撿拾,違者重罰喔.....最少罰100萬起跳!!!
沿路山壁都是易於崩裂的頁岩,若是大面積開發為公路,真是得不償失~
沿路的植物都是耐旱耐風的林投。
林投的嫩葉心,常引來猴子採食。
上圖就是台東與屏東的縣界:塔瓦溪。(冬季乾涸)
我這隻肉咖,走到塔瓦溪剛剛好!!
回程正好去羅貝雯經營的 阿瑯壹部落廚房 吃飯,不煎炸的午餐喔~~~
《縫迴山海小旅行》之二
沒有比從食物上去了解當地風土、文化與當地人生活更好的方法了。
我們就用一頓飯來認識南迴線上的安朔部落了。
解說員羅貝雯也據此信念經營了「阿琅壹部落廚房」,運用部落在地食材,
以排灣傳統「不煎炸」的烹調,不僅餵飽人客的胃囊,也認識了排灣文化。
今天的菜單有:
主菜/ 烤鹹豬肉
主食/ 紅藜白飯、小米奇那富(內裡的假酸薑葉可解脹氣,要吃喔!)
配菜/ 水煮青花椰、蒸南瓜、紅龍果、番茄拌酸筍、
芝麻醬拌燙豆芽菜、四季豆、紅蘿蔔絲、情人的眼淚(雨後青草地上長出的菇類)
飲料:小米露特調、洛神花茶、刺蔥蝶豆花飲
喔~~ 忘了說,進來部落廚房,貝雯大廚為我們一一戴上花環,
人客們男男女女都帶著花環一起用餐,整個餐廳花團錦簇,五彩繽紛的用餐心情,
差點忘記地球還有疫情呀!
最愛吃紅藜飯~
羅貝雯養的山羊,有點寂寞~
「南迴住哪裡?」你問。
我們住土坂部落的「金宿」。
古老又神秘的土坂部落,也有簡樸又乾淨舒適的現代民宿,入夜後一片安靜清寂,
沒有24H便利超商引誘你,早早入睡(當然有網路),迎接明天的朝陽。
金宿的一樓也是一個部落'與旅人的交流空間,布置的落落大方。
雙人床的房間乾淨清雅,可惜有床墊沒床架,腰腿不好的人躺下去爬起來會吃力。
金宿女主人美麗溫柔,招待客人很親切!
金宿有附早餐,三明治和一杯飲料或咖啡。
只可惜是一般美又美等級的三明治,若能用在地的蔬果雞蛋小米飯做早餐,
那就加分加到100分了啊!